「2024年全球燕窝产业发展研讨会」精彩回顾 进口商篇:价格下降,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C端信心亟需提振

时间:2024-09-06 13:48:57 点击: 【字体: 收藏

「2024年全球燕窝产业发展研讨会」于7月2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燕窝行业上下游企业代表及境外协会会长带领多家境外工厂代表参会。研讨会定向邀请了产业链上下游境外燕窝协会会长、源头工厂、进口商、加工厂、品牌商、供应链企业、门店、服务商等共40余位会员企业代表发言,近两百人参与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围绕当下燕窝市场发展情况、企业遇到的难点堵点、经营先进经验方法、对协会及行业的需求与期望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直抒胸臆,讨论坦诚深入,切中要害,本期将为大家带来进口商企业代表的分享和剖析。


燕窝进口价格近几年持续下降

2024第二季度进口量同比出现下跌

根据检科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印马泰越四国共282.4吨溯源燕窝进口,其中食用燕窝262.7吨(印度尼西亚189.2吨,马来西亚71.1吨)、毛燕窝16.3吨。受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溯源进口量保持正增长,第二季度溯源进口量同比下降10.3%,其中印尼进口量83.8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4吨,马来进口量31.8,较去年同期减少9.6吨。国内燕窝制品消费需求仍旧旺盛,进口燕窝作为原料的比例小幅增长,达到34%。

近几年马来西亚燕窝进口价格大致保持稳定,印尼燕窝进口价格持续下跌,其半干挑产品价格与马来湿挑产品价格近乎持平,受到下游企业青睐,对马来进口形成挤压。


进口商企业代表剖析近半年市场情况

价格下降过快,下游企业对市场预期消极

天健总裁办助理兼财务总监王鑫发言,分析了上半年燕窝市场情况。近两年燕窝进口价格持续下降,海关进口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价格下降了5-6个百分点,其中尤其以3月下降最多,价格下降过快导致企业利润监控和定价产生极大的不友好情况。从市场上获得的反馈来看,价格因素叠加经济环境因素,大家普遍对市场的反应比较消极,下游企业不敢订货,业务员和客户普遍信心不足,最极端的情况是到了7月份,广东的商家已经开始清6月份的货物了。若是由于技术相关水准导致价格下降,不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会影响行业风险累积。若无技术加持,产品价格下降或导致质量下降,如果低价货物大量冲击市场,使得合规合法经营的企业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无法收回对应的资金投入,将给行业积累风险。

目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前是人找货,现在是货找人,这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货品周转速度明显下降,它衍生出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从之前粗放型的经营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经营管理,核心是库存周转数据和应收账款周转数据,对企业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进口市场过于分散,从溯源燕窝的角度而言,2023年产量约为600吨,而整个进口商数量接近750家,会涉及到体量小,导致中间交易费用高的情况。如果大家在分散的进口环节能有相对应的指标和门槛,那么会使得整体集中度提高。整个过程中存在规模效应,进口量越大,整体上游的谈判成本、运输成本以及下游分发成本都会相对缩减。缩减的成本会反向辅助两个层面,一是价格稳定,二是产品质量。

厦门燕姆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荣灿分析了马来和印尼燕窝的第二季度进口量。马来2024年第二季度进口量是31.8吨,2023年同期是41.4吨,同比下降23%。印尼2024年第二季度进口量是83.8吨,2023年同期是89.2吨,同比下降6%。这两个最大的出口国在第二季度都下降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印尼下降6%并不过分。因为从4月份开始,海关总署对铝超标管控就比较严格,导致很多工厂害怕出口,不敢出口,这对做品质货的工厂是一种利好。近10年燕窝的原料成本是最低点,希望出口企业把控好原料品质,避免铝超标等问题。黄总认为第三季度的品质会同比2023有所增长,马来西亚可能被印尼的一些工艺取代,马来可能会更加加油。


协会观点
产区分级标准遏制行业内卷

保障产品品质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是重点

近年来,低质与高质卷价格一直困扰着从业者,阻碍行业健康发展,产区分级标准在溯源码基础上对产品品质实行划分,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消费者长期存在“原料难鉴别”的痛点,真正带领燕窝市场进入“明白购买、放心消费”时代,让产品的高品质和高价值实现对等,促进上下游协同,提高产品质量,燕企积极参与该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可有效避免“内卷”困境。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2024年上半年社零连续多月放缓,商品消费市场整体偏弱,消费者消费意愿和信心偏低。在2024年全球燕窝产业发展研讨会的各环节企业反映,近期零售终端销售压力较大,传导整个产业链均反映“冷感”较强。在这一较为困难的特殊时期,企业需注意自身现金流,减库存、少压货,一方面积极寻找客户,一方面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