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推动进口加工 产业园设燕窝检疫中心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合作局,致力在产业园区内设立燕窝检验检疫中心,以推动燕窝进口和加工。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合作局副局长庄严说,燕窝在中国被禁进口已有两、三年,最近获准重新进口,而当局一直都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2013年12月30日,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在南宁联合举行“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马来西亚燕窝输华贸易获准恢复等信息。
打造放心燕窝品牌
庄严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将从3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燕窝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即加快完善燕窝及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布局研究,规划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燕窝进口加工基地建设。
同时,他说,加快完善燕窝进口和加工检测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大与国内外燕窝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放心燕窝品牌。
“燕窝出口中国的问题主要是检验的标准上,这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检验检疫局、海关和农业部门,但我们希望能在园区设立检验检疫中心,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钦州关丹首创“两国双园”
庄严说,在中国对外开放和交往历史里,往往都是单向,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即“两国双园”是首个双向的合作投资项目。
他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位于北部湾畔的钦州市,处于中国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粤港澳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毗邻的钦州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拥有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已开通至越南、新加坡、香港及中国北方各港口班轮航线,港口吞吐能力近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北部湾各港口之首,是中国中南、西南与东盟及南亚各国贸易往来最便捷的港口。”
庄严说,毗邻的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保税港区,具有整车进口口岸功能,也是中国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保税港区。园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分3期建设,其中引导块7.87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和生活居住区四大功能区。
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与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6大产业。目前,一批项目已经入园落户,2014年起陆续建成投产。
连串招商推介活动
在招商引资方面,庄严说,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合作局已在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北京、厦门、长春、广州深圳等地区,展开近20多场招商推介活动。
他说,当局也有针对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与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6大产业进行针对性的企业访问,目前已走访超过50家企业。
“现在第一批入园的项目共有5家企业,总投资额达40多亿人民币(约20亿令吉),其中3家已动工建设,预计今年就能建成投产,预计在2015年的工业产值可达200亿人民币(约100亿令吉)。
“另外还有16个项目在谈论合同,20至30个项目还在接触中,其中包括主打性和战略性的项目。”
拆迁征地动工建设
中马钦州产业园开园迄今,过去一年主要是发展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拆迁和征地,整个引导块7.87平方公里已完成一半的征地工作。
庄严说,广西也将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放大效应,在2014年内实现投资5亿人民币(约2亿5000万令吉)的中马钦州产业园“三横三纵”主干路建成使用,预计在2015年园区内的基本设施可以完善。
“污水处理、供电站、网络都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在临时办公室也基本实现通水、通电和通网的状况。”
他说,北京慧宝源生物制药、中马粮油项目竣工投产,引进并开工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点建设中马燕窝检测加工基地等。
园区规划为六大产业
庄严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继中国苏州中新工业园、天津中新生态城之后,中国第3个由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钦州产业园。这也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共同制订的合作项目。
他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马中首个双边合作模式,两国承诺扮演支持和提供设备给两国企业。
他说,这个园区总面积55平方公里,将分3期落实,首期是7.87平方里,预料吸引3亿美元(约9亿令吉)的投资,主要涉及住宅、工厂、办公室和商业大厦的发展。
温家宝和纳吉于2012年4月1日,亲临钦州现场为开园奠基,园区规划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视频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
他说,中马钦州产业图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已缔结为姐妹园区。